《精一聚敘》: 致誠一念

by 陳美琪
1294 views

以學習作為一年之終﹐是很幸福的事。

去年夏天﹐和幾位企業家好友到越南考察﹐其中全漢的Allen因趕著上一堂課而須提早返台﹐好奇詢問下得知原來是陳明哲老師的課﹐果真難得可貴﹐便託他代向老師問安。

陳明哲老師是世界管理學權威,也是首位華人擔任美國國際管理學會主席,他看到了現今管理教育的偏失,而倡導中道的企業觀,融合西方的理論和東方「仁」的思想,幫助企業展開思想層面的視野。我是在2012年參加『王道薪傳班』與他結識﹐不論是課堂上的答問或私下對話﹐老師總能直指核心﹐精準有力且高度包容﹐讓我留下深刻印象。

Allen轉達了問候也牽起緣聚﹐三個鐘頭裡和老師聊了很多﹐尤其他談到對產業前景及企業文化斷層等的憂心﹐格外心有戚戚。像我這一代的創業者,大多是提著皮箱,靠著勤奮,全球各地去打拼,多少還能拚出一點成績,但時代已經不同,速度太快了,下一代(40~30歲)﹐甚至下一代(30~20歲)如何接班?又該為他們傳承些什麼?營收嗎?技術?還是理念價值?

因此Allen和我便發心想為陳老師的『精一』重啟『聚敘』﹐由明哲平台邀請上過老師課的學生們久違聚首﹐溫故知新!《精一聚敘》在陳老師和其團隊不斷討論和調整下﹐課程規劃的紮實豐盛﹐而勤誠的專案小組則負責整個活動的統籌與行政後援﹐於去年12/27在台北首都飯店溫馨舉辦。當天除了由陳老師帶領共思『精一』外﹐還邀請了誠致基金會方新舟董事長與之對談﹐以及由家文化研究基金會林安鴻創辦人、大瓏企業劉惠珍董事長及Allen等人分享實戰經驗。

陳老師留了很多功課讓我們去思索並與自己對話﹐是最棒的新年禮物!基於篇幅﹐本篇將先就老師對方新舟董事長的訪談﹐整理分享給琪愛朋友們﹐一同來聆聽方董的精一故事。

一生所行:『精一執中﹐跨越回歸』

陳老師開頭便言明﹐在眾多學生中獨選方董與談的原因有二:一是代表家人表達感謝;二是陳老師17歲離開故鄉台東後便沒有機會再回去﹐而方董的基金會在其故鄉所做的一切正是老師的心願。

老師要他用一句介紹自己﹐他答:「非常平凡的一個人。」

方董出身清苦﹐父母買不起房子﹐卻想方設法讓孩子出國念書﹐讓他感念於心:「如果有一點點成就﹐也是祖上積德。」在事業經營成功之際﹐他卻急流勇退將自己和財富投入社會公益﹐最讓我敬佩的是﹐從他身上看不到名利光環﹐取而代之的是謙遜和感恩之情﹐每一回見到他都讓我自省。

從高科技行業轉到公益領域﹐除了因從小對弱勢的感同身受外﹐更基於對社會價值觀漸失軸心、負面情緒過度渲染的憂心。雖然心情上越來越急迫﹐但過去六、七年間歷經了兩次罹癌﹐讓他在前年七月訂下「70歲退休」的目標﹐也為此在接班傳承上作了審慎而大膽的決定。

2018年他將從誠致基金會分支出去的均一教育基金會交棒給呂冠緯﹐一位三十出頭、台大醫學院畢業的高材生。聽聞此事﹐大家多半訝異﹐然方董下此決定﹐實是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觀察並給予考驗﹐再三確認了對方的實力與決心(不僅是因他放棄了醫生坦途﹐選擇了教育志業﹐而是從求學時代就投入教育的那一份熱忱、堅持與承擔)。但光是冠緯點頭還不夠﹐方董體及為人父母的不捨﹐帶著太太親自向其父母懇託說明﹐終而得到理解與祝福﹐這樁大事才算圓滿底定。

至於誠致基金會則將交棒給了他的老師-台大的李吉仁教授。對此戲言「學生不能亂收」的李吉仁教授﹐一直是方董心中的不二人選﹐除了思維高度和反應速度﹐諸多相近的價值觀和文化更令他看重﹐願接此一重任﹐讓方董滿懷感激。

「外行領導內行」是可行的嗎?「外行人可以看到一些內行人看不到的事﹐所以反而可有些大的突破。」方董認為若能培養一個外行去領導內行﹐那麼領導力會很紮實﹐因為會想辦法站在內行的肩膀上去看事情的本質﹐相較於一路升上來的模式﹐或有更多可能﹐開啟更多合作之門。

陳老師下了很好的註解:「外行領導內行更強調的是領導的高度和廣度﹐而非深度。各行各業其實需要的是一個有公心也有婆心的典範。」沒錯﹐區別內外行也是一種自我設限﹐過去我們總著眼從學經歷、技術裡撿擇所謂的能力者﹐而忘了接班人是要能帶領組織歷練一輪又一輪的質變與量變的過程﹐因此相較於履歷成績﹐初心、思維、價值觀、使命感等內在特質﹐才更加寶貴。透過這場接班安排充分顯示出方董一生諾執的「誠」字﹐讓戰友們和繼任者願意比肩拚搏﹐ 為台灣的翻轉教育種下希望與力量的種子。

推薦閱讀:

<天下雜誌> 不怕死神三度敲門 翻轉教育推手方新舟,讓偏鄉孩子人手一平板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Login.action?id=5098601

0 comment
0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