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經典學智慧-五行飲食 × 易經思維

by 陳美琪
35 views

如果要我列出2025年最重要的三件事,「健康」絕對名列其中。不只是身體的健康,心理健康與思維的靈活同樣重要。

尤其近來國際情勢詭譎多變,全球產業與金融市場陷入前所未見的混亂,無論線上或線下,充斥著「稅不好、睡不著」的哀嘆。壓力、焦慮、挫折等情緒接踵而至,加以媒體與社群推波助瀾,負面訊息鋪天蓋地,彷彿「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成了日常。若放任負面情緒蔓延,不只身心健康受損,更可能波及家庭和諧與經濟穩定。

因此,我在四月份逆向操作,榮幸邀請到由張憶里博士創辦的「經典創新工作坊」團隊到公司舉辦兩場講座,借用黃帝內經、易經的經典智慧,結合生成式AI,讓大家暫時放下惱煩,在老師們的妙語如珠帶領下,透過飲食保養到創新聯想,好好察覺自己的身心和思維。

第一堂課
陰陽五行,吃喝大地

吃東西也要講道理,我們每天使用的筷子,兩根成筷以「雙」稱之,這裡頭就有太極和陰陽的理念。而筷子的標準長度七吋六分,象徵七情六欲,舉凡人生的大事,比方結婚、慶生,都能作為「吃」的名目,足見飲食和身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和影響。

流傳兩千多年的《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開篇「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是養生的總原則。只是追求健康的飲食,若一昧吃得索然無味,與口腹之慾過於違背,也非長久施行之計,因此曹裴琳老師透過陰陽五行的道理,教導我們在吃的時候,多一點留意,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達養生之效。

如同自然界有陰陽,曹老師說人的身體分裡與外,食物也有正反之分,交互搭配會造成不同的結果。譬如:白蘿蔔富含維他命A和C,但吃多了會脹氣,所以要加點薑消脹;若配紅蘿蔔一起煮,維他命C會被抑制而流失。因此,健康之道在於「懂」吃。

「在我的觀念裡,食物沒有所謂的垃圾食物。今天會被說垃圾食物,是因為我們人吃錯了。」

那麼,被歸類在垃圾食物的洋芋片、冰淇淋,能不能吃?曹老師主張沒有什麼不能吃,但要用聰明的方法吃。一包洋芋片最好分次吃,搭配一盤小番茄或一杯現打果汁,解掉食物裡的毒。吃冰時,第一口先含在嘴裡,讓口腔適應溫度,再小口小口的慢慢吃,避免濕氣的產生。

「人生不要過得這麼單調無味,人的身上要有點毒。」但吃完這些食物、飲料之後,別忘了多喝水、多流汗,讓它自然化解掉。

資料來源: 曹裴琳老師簡報

飲食是預防的醫學,黃帝內經的原則是盡量讓自己不生病,讓身體有足夠的抵抗力把小病化無。

時下健康風潮流行吃原型食物增強免疫力,曹老師也是同樣推薦,尤其,現代人外食普及,避不開高油、重鹹,過甜,往往造成味蕾過度刺激,導致對天然食物的味道反應減弱,容易感覺「無味」。長期下來,味蕾隨著年齡增長加速衰退,會越來越嚐不到食物的美味,引發食慾不振或過度調味,為老年健康埋下隱憂。

「人常常都是碰到問題才懂得飲食節制。腸胃21天可以養成習慣,從今天開始把你的味道調淡。」透過適當的調味、不同的烹飪手法、減少攝取加工食品,慢慢找回味蕾的敏感。

再者,即使是原型食物也有聰明的吃法,五色入五味,五味養五臟,更能達到營養的平衡喔。

資料來源: 曹裴琳老師簡報

人的五臟宛如小宇宙,有臟器相生相剋的道理,所以有五行入五臟、五色入五味之說。大地生養的東西本來就有味道,因為沒有味道會養不了五臟,而五臟需要的是五種均衡的味道-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

曹老師以陰陽五行的原理解說時節、臟器和食物的搭配。

陰陽從春天開始運轉,這時候要讓肝臟把原來身體的肝毒先排掉,而綠色(屬木)養肝,春天宜多食綠色蔬果。到了夏季,天氣炎熱流汗,容易躁煩,傷心氣、虛血氣,這時要多補充紅色(屬火)的食物來益氣補血,像是番茄、蘋果、紅豆、紅番薯。秋天空氣濕度下降,肺喜潤而怕躁,所以秋燥易傷肺,多吃白色(屬金)的食物可滋養肺,如山藥、蓮子、白蘿蔔。冬天需內藏,好為來年春天的循環積蓄能量、儲存陽氣,是養腎的最好季節,可多食黑色(屬水)的食物補充腎氣,如黑芝麻、黑米或紫米、黑木耳、日曬香菇。

資料來源: 曹裴琳老師簡報

「所以麻油雞通常都是冬天吃,如果你夏天很想吃,那就把麻油換成苦茶油。」

至於上班族最愛的下午茶,曹老師說一塊蛋糕配飲料,確實會有療癒的效果,因為脾胃喜甜,但攝取過量會傷到腎,所以,飲食貴在中庸之道,切記「正常搭配,偶爾為之」的八字原則,就能吃的開心,吃出健康,「這才叫人生!」

資料來源: 曹裴琳老師簡報

第二堂課
別讓AI超車你
從甲骨文到乾坤的創新思維

第二堂課的講師,是我在陳明哲教授的精一學堂上結識的張憶里博士,他是柏克萊大學電機博士、美國矽谷的創業家和企業副總裁,和明哲老師同為國學大師愛新覺羅毓鋆的弟子,按照時下的說法,就是被科技業耽誤的文青。

他說人生有四業,為別人打工是「職業」,為自己打工叫「事業」,為社會打工則是「志業」,把家人的健康照顧好叫做「家業」。人生的第二座山,他創辦了經典創新工作坊,以甲骨文、易經為體,AI為用,帶領大家借鏡古人的智慧,重新思考如何養成創造力、聯想力與策略思維。

這堂課我們玩了兩個讓人腦動大開的遊戲。第一個「破解原始文字」,紙上列出12個甲骨文,旁邊有12個描述,要我們望字生義,聯想這些描述對應到的是哪個字,再完成文字和描述搭配後,又會演化成今日我們所認識的哪些字。

考題來囉~ 一起動動腦

這個遊戲意外的燒腦,全場只有勤誠小太陽-安信一個人全部答對,張憶里老師說前兩日在中和某國小帶六年級學生玩同樣的遊戲,40人之中有8個全答對;而上周在中部某大學120個人的講座,卻全軍覆沒。

書念越多,聯想力卻越差,這是個警訊,顯示追求標準答案的填鴨教育,不但限縮了人的思維模式,也僵化了創新聯想力。

張老師推崇倉頡造字是真正厲害的創新思考(及過人的觀察力),幾個筆劃就能把很多事件調配清楚,讓人類到今時今日還能夠理解,而他成功的關鍵在於「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思考客戶怎麼看待,如何讓客戶充分了解。」。

譬如,「『好』這個字,幾千年前造字的時候就是好,倉頡先生用一個女人和一個孩子,兩個實體來描述一個抽象的事件,這是不得了的思考模式,他能夠穿透,千年後到今天,好還是好。」張老師想像若倉頡活在這個時代,恐怕就是一百個賈伯斯。

答案揭曉,答對了幾題 ?
(註: 因最後一個字現已不再使用, 所以老師未放上答案)

另一個有趣的遊戲「異想天開」,結合易經卜卦和生成式AI解卦,讓我們玩的大呼神奇!因遊戲需要工具,在此不多述玩法,僅就以卜卦結果,分享易經和AI的聯想視野,以及我們如何透過遊戲凝聚共識。

這桌的右側是我、Corona、全球業務主管Thomas,另一側則坐著三位屬性不同的幕僚職同仁,我們選擇的大哉問的題目是:「川普貿易政策走向不確定,我們的非美市場佈局可以有哪些前瞻性做法?」

卜卦出來的結果,右邊三位卜到的卦和對應金句都看似太妙,包括:蠱卦-「抵禦詐騙」、否卦-「虎落平陽」、大過卦-「匹夫之勇」等。左邊三位則恰恰相反,出現頤卦-「生財有道」、謙卦-「鋒芒不露」、觀卦-「成才可用」。

同一個問題,答案卻有得有失、截然不同,我們通通輸入到ChatGPT問一問,得到意想不到的啟發。(以下節錄三卦)

【山風蠱卦】

【山風蠱卦】基本意涵:
「蠱」的本義是「腐敗」,但在易經中它更深層的意義是 革新、整頓、清除積弊後再造新局。

金句【遇到誘惑,抵禦詐騙】:
這金句點出了「蠱」卦的警示面。面對當下川普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就如同一種誘惑與迷霧,可能會有看似有利的機會,但背後可能潛藏風險或誤導。

解卦和前瞻建議:
1. 檢視你的現有佈局,蠱卦提醒你「先治內患」。
2.避免只看表面紅利(誘惑),要看長期結構性價值。
3.用新的模式、產品或通路。
4. 慎選合作夥伴,避免短期投機者。
5.當外部不確定性高時,內部應建立更強的風險感知與應變流程。

總結提醒 :
在局勢混亂、真相難辨的情況下,先從內部結構、策略方向做根本性清理與革新。謹慎面對表面機會,分散布局、提高辨識能力,方能「蠱」中重生、轉危為機。

【天地否卦】

【天地否卦】的象徵意義:
天地否,否就是「不通」、「閉塞」的意思。天在上、地在下,兩者各行其道,不互相交流,象徵「上下失和、互不溝通」,在大環境中就像是政策、經濟、局勢彼此牽制、難以形成合力。這個卦的本質是告訴你:「當前局勢不利,需保守應對、避開風頭。」

金句【虎落平陽,謹言慎行】:
「虎落平陽」代表原本有力的角色(如你們的企業、產品、市場策略),在大環境不利下變得勢單力薄,可能會受到制約、壓制。「謹言慎行」就是要小心應對,不躁進。

解卦和前瞻建議 :
1.重視本地化,避免全球化擴張風險。
2.縮小戰線,專注核心。
3.高層決策要「謹言慎行」。
4.建立風險預警與轉向機制。

總結提醒 :
現在不是擴張的時機,而是守成、整備、觀察的時期。要在暗潮洶湧中不躁進,審慎布局,為將來「否極泰來」做好準備。這不是一個能「賺大錢」的時機,但卻是能決定將來是否生存下來的時期。需要的不是追風口,而是穩根基、慧眼識人、審時度勢。

【山雷頤卦】

【山雷頤】卦象概述:
「頤」為養、為口、為自養也。上下卦是「山上有雷」,象徵震動之下有節制,代表透過合理的方法養生、生財、養人。此卦的核心在於:「養」的智慧與「道」的堅持。

金句【生財有道,趨吉避凶】:
這句話非常貼合「頤」卦的精神。「生財有道」表示在面對變化莫測的貿易環境中,仍能依規律、道理、智慧來獲利,而不是靠僥倖或短視行動。「趨吉避凶」提醒你:能預見風險,並主動調整策略,是此時最重要的能力。

解卦和前瞻建議:
1. 選擇能「養你」的市場,而不是「燒錢去養」的市場。
2.精準細分、區隔市場養分來源。
3.內部養人、養系統,投資人才訓練、跨文化理解。
4.以「長期可持續經營」為判斷基準。

總結提醒:
頤卦提醒穩中求養,選對生財之道;以養人、養勢、養局來趨吉避凶,才是真正的前瞻佈局。這是個帶有「內修外用」特質的卦,強調有節制地擴展、從根本做好準備,而非過度反應外部刺激。

六卦的總體策略輪廓共同訊息:
面對變局,不宜貿然進攻,需觀察、收斂、調整與謙和。


策略建議層次:
內部調整型:蠱卦(整頓)、頤卦(養氣)、謙卦(蓄勢)
觀察應變型:觀卦(觀勢)、否卦(守中)、大過卦(慎行)

大家覺得易經的奧秘和AI解卦的功力如何?我和Corona都大為折服,雖然這只是遊戲,誠如張老師所言,「易經是一個多維思考模式」,六十四卦就好比六十四個藥方子,可作為心理諮商。而生成式AI則是被動式聯想引擎,透過強大的語言和知識庫提供了多元思考的方向,最後將我們六個人的卦與金句結合,收斂出非常有啟發性的策略與建議。

「否」代表危機,但也能視為契機,角度影響了視野,如何把負面的卦轉換成正面的思考,就是易經帶給人們的教導。

在2025年國際情勢紛擾的春天,勤誠上了這兩堂課,引領我們從經典智慧中,重新看見身心的節奏與力量。順應四季而食、調和五行而養,是身體的修練;學習易經的思維與變通,則是心智的打開。無論外在環境如何快速變化,唯一不變的是,照顧好自己的根本。從飲食到思維,從身到心,都是回歸內在安定的基本功。

0 comment
0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