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部署的十四堂人生課

by 陳美琪
1076 views

「有些事一開始不知道做了有何用處有些路不知道會通向何處

但只要離開我們就會不同。」

郭瑞祥教授是我在台大EMBA的老師﹐睽違七年﹐終於出版第二本書《人生第二曲線》﹐他以十四堂課的方式逐一自剖﹐分享在遭遇罹癌、喪失摯愛的打擊後﹐如何一步一步走出自我封閉、重建親子關係與擁抱健康的心路歷程﹐並借用韓第的第二曲線理論﹐發展出「人生第二曲線之W.I.N策略」﹐執行方式就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超前部署」。

西格瑪曲線(Sigmoid curve)是橫擺的S型曲線﹐象徵著由盛而衰的生命週期﹐管理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在1980年代提出「第二曲線」﹐認為這條從低谷爬升到頂點﹐然後下滑的路徑是人類的共同宿命﹐除非在第一條曲線觸頂之前﹐就展開第二曲線。

當處於上升階段﹐容易陷入自我感覺良好﹐往往得等到遇上危機﹐才想奮力扭轉﹐但這意味著無論如何得先付出高昂代價﹐又或者﹐根本為時已晚。以企業為例﹐當資金短缺時還要花更多錢﹐違反人性直覺﹐第二曲線思維難以落實;反之﹐趁著營運、景氣尚佳﹐就開始規劃挑戰自我的第二曲線﹐追求更高層次的增長﹐才是長治之舉。

圖片來源:stragon.com

Wow Experience  用活力體驗人生

在第三課《單親爸爸的三道難題》中自述愛妻離世後的一年餘﹐他的心成了孤島﹐親子關係漸漸變成徒具形式的「看起來還不錯」。

「把自己封閉起來﹐久了之後﹐孩子們也學會有心事不跟我說。生命很公平﹐這回輪到我這父親進不去孩子們的世界。」很快的﹐他發現自己不那麼被孩子需要﹐孩子們嚮往的志願也跟他的私心規劃相去甚遠-大兒子想讀體育系﹑二兒子計畫高中畢業即赴美修讀電影。

要不要支持?敢不敢放手讓飛?即使身為最高學府教授﹐也掙扎於這天下父母心。他開始安排孩子與專業人士懇談﹐好確認孩子不是憑空想像未來;安排親子一起挑戰鐵人三項﹐好證明孩子已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再三測試看似「幫孩子」﹐其實更多是為了「說服自己」﹐直到他的心態從原先的錯愕﹑擔心﹐調整為打從心底的支持。

「教養這回事說穿了﹐我若喪志﹐孩子就喪志﹐但我若前行﹐孩子將跑得比我快﹐飛得比我遠。」親子關係的第二曲線就在他的轉念中向上拋揚﹐成了彼此最親密的隊友。

圖片: 天下文化提供

Innovative Thinking  用創新裝備職涯

第六課《從青年到老年都要很斜槓》提到﹐專家預測未來15~20年內﹐人類工作將有50%會被人工智慧取代;10年內會有八億個工作機會從此消失﹐誰能保證絕對不在其中?

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上開創第二曲線才能抵擋浪潮﹐郭老師在書中提出一觀念與五方法﹐值得參考:

「有責任」的學習:職場如戰場﹐必須展開選對方向﹑有效率﹐且能回饋職場的學習。

『讀書新五到』:

  • 眼到-多方閱讀﹑觸類旁通
  • 手到-將資料電子化﹑系統性歸檔﹑作書摘幫助內化
  • 心到-用心思考﹑整合延伸﹑寫下心得
  • 口到-養成討論交流的習慣﹐以免閉門造車
  • 腳到-行動學習﹐百聞不如一見

圖片: 天下文化提供

Networking People  用愛心連結心靈

除了帶領EMBA團隊一次又一次征服戈壁﹐緊密的彼此連結和使命意志讓郭老師再次燃起對生命熱情與鍛鍊韌性﹐教會亦是支撐他走出陰鬱的重要力量。第十三課《七個問題﹐校正你的人生方向》將他從2012年起受教會之邀開辦的「企業領袖班」課程濃縮成人生七問

  • 盈利與愛人﹐如何抉擇?
  • 該積極競爭﹐還是與大環境合作共生?
  • 該為公司賺進大錢﹐還是照顧員工生計?
  • 累績個人財富的同時﹐是否也能幫助社會富足?
  • 為人行事是否表裡如一?
  • 享有權力與財富後﹐如何能虛懷若谷﹑求知若愚?
  • 如何從閃耀的職場明星回歸家庭﹐扮演好配偶與父母的日常角色?

我已走過六十個春秋﹐讀到這幾乎囊括了整個人生抉擇的七問﹐仍感嘆心有未逮﹐還需繼續練習「以心帶腦」的作抉擇﹐所幸老師在書裏給了一段安慰:「成熟後的我們﹐其實那份年少狂妄﹑俠義心腸都還在。只要往心裏找﹑往靈魂裡尋﹐肯定都還在…在助人的路上﹐我們這一臂之力所推動的更將是自己的人生。」

郭瑞祥老師從心靈孤島歷險而歸﹐將體悟寫成了《人生第二曲線》﹐十四堂人生的課﹐有撥雲見日的萬種行路智慧﹐人生不會只有順境﹐若無一顆謙卑而柔軟的心﹐逆境來臨時何以度過 ? 連同老師的前作《勇敢做唯一的自己》﹐我認購了500套贈給同仁與友人﹐而勤誠的讀書會小組也列入選讀﹐相信從老師分享的生命故事﹐能讓我們回顧並審思自身﹐而後邁開步伐勇敢開創第二曲線。

0 comment
0

You may also like